眼睛和味蕾在跳舞|巴塞罗那

Bonita Alvaro Soler - Mar De Colores (Versión Extendida)

环球旅行的游记陆续写了不少了,有两个地方却一直让我下不了笔。一个是加拿大班夫,一个是巴塞罗那。班夫是纯自然景观,没有好照片根本没法下笔,我一个破手机实在没有能拿得出手的照片,所以一直就搁置着。而巴塞罗那则是太丰富,有太多可以写的,反而不知从何下手了。鉴于时间一晃过去了大半年,再不写就要忘记了,还是抓紧时间碎碎念一下吧。

西班牙是我最喜欢的国家,没有之一,一直以来我从不吝惜对她的喜爱。比常规作息时间拖后三小时的西班牙作息,把现代人的生物钟往后调到一个悠闲慵懒的状态。西班牙菜烹调方式很清爽,没有一般西餐那么多cream、cheese,又多海鲜,很符合我的饮食习惯。吃好、睡饱,这两个基本条件满足,再加上漂亮的建筑、好听的音乐、一张张漂亮的脸,在西班牙的每一天都是幸福感爆棚的。

晚上的航班到的巴塞罗那,坐地铁到市区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。出站上到地面,正是巴塞罗那的兰布拉大道(La Rambla),灯火通明、人流如织、欢声笑语,完全不是深夜模样。这个点儿,对于西班牙来说,刚刚晚餐时分,正是夜生活开始的时候。Hey España,好久不见!不过在巴塞罗那,最好不要随便提España,保险点还是这么说:

Hola Catalunya!

上一站在法国阿尔卑斯山区半个月食不知味之后,我终于扑向了美食天堂的怀抱,顿时觉得人生又有光彩了。特地把巴塞罗那的住处订在了欧洲最美菜市场——波盖利亚市场(Mercat de Boqueria)边上,就是为了睁开眼睛就能去隔壁吃好吃的!

踏进市场的那一刻,一种极度的舒适感扑面而来,每个摊位都归置得井井有条,色采搭配热烈又和谐。

几乎所有来到这个市场的人第一反应都是“哇〜〜〜”

又好看又好吃的波盖利亚市场的摊位大致分两类:一类是作为菜市场的职责,卖蔬菜生鲜各种食材,这类摊位基本开到中午就收摊了;另一类是琳琅满目的小吃摊,从tapas到海鲜,从现切火腿到各色海鲜饭……来杯小酒,配点小菜,你可以一摊连一摊,从早到晚,吃到地老天荒。

市场晚上大概七八点关门,那时候天还大亮,但不要紧,市场门口就是巴塞罗那最热闹的步行街——布拉大街,沿街的店面和街中心的一整排小摊会一直营业到后半夜,除了卖吃的,还卖旅行纪念品。

西班牙首都是马德里,而巴塞罗那是其最大的城市,这两个城市的气质完全不一样。比起马德里的相对正统,巴塞罗那要轻松浪漫得多,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应该是她处处点缀着与众不同的建筑。是怎样天才的一位建筑师,才能把不规则的线条、天马行空的造型运用到大型建筑上,让这些建筑独一无二,也给这个城市带来了独特的气质。让我们记住这个伟大的名字:安东尼奥·高迪

安东尼奥·高迪(Antonio Gaudi,1852年6月25日—1926年6月10日),出生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小城雷乌斯,西班牙建筑师,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,属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。设计过很多作品,主要有古埃尔公园、米拉公寓、巴特罗公寓、圣家族教堂等。高迪一生的作品中,有17项被西班牙列为国家级文物,7项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。

百度百科

高迪的建筑散落在巴塞罗那市区各处,知名度最大的必须是世界最著名烂尾楼——圣家堂(Sagrada Família)。不过严格意义上说它也不能算是烂尾楼,只不过造得慢了点,从1882年到现在已经造了近140年,还没结顶。据说现在已经加快建造进度,预计2026年能完工,但谁又能确定呢?除非包给中国施工队,否则工期算个什么东西?

欧洲有遍地的教堂,看多了会审美疲劳,而圣家堂因为太独特了,竟让我流连了三个多小时。如果教堂有星座,那圣家堂一定是双子座的,一面诞生、一面受难,新生与死亡、喜悦与悲怆。天知道高迪是怎么想到把这两种风格融合到一起的。

下图是圣家堂的平面图,上方是受难立面,下方是诞生立面,是按整侧立面的雕刻风格来命名的。

我从诞生立面进入,内部参观完毕,再从受难立面离开。雕塑涵盖的信息量极大,租了语音讲解器,细细道道一处处看过去听过去,情绪也被这些雕塑表达的内容带着起起伏伏。好的作品是能打动人心的,整圈参观下来心潮澎湃,意犹未尽。

这里简单介绍一下。

诞生立面 面朝东方,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,有三个门,主门是仁慈之门,两侧门分别是希望之门和信心之门。立面上层层叠叠的雕塑从天使报喜开始,主要讲述了耶酥延生的过程。出现的人物有圣母、耶酥、三博士、各路神仙等,有各种动物和植物,线条柔和流畅,处处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气息。

受难立面 面朝西方,向着日落的方向,描述了耶稣受难被钉在十字架上死亡后升天的过程。在这侧立面的雕塑,造型刚劲利落,人物表情坚忍肃穆,刀刻的线条透出莫名的悲怆,与另一侧的诞生立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
注意到下图左下方的16宫格了吗?上面的数字,每行每列横竖相加都是33, 是耶酥去世时的年龄。

两个立面在教堂内部也同样有着鲜明的反差,高迪用彩色玻璃为室内营造出了截然不同的氛围。

诞生立面的彩色玻璃是冷色调的,以绿色、蓝色为主,象征着新生。

受难立面大部分是暖色调的,橙色和红色象征耶酥的血。但又有一抹绿,象征耶酥会重生。

 

傍晚时,夕阳透过受难立面投进来的光,美得如梦如幻。

已经完工的高塔有两个可以预约登顶,电梯坐上去,步行走下来。

螺旋形石梯真的很陡,一口气走下来腿有点抖的。

圣家堂地下还有一个小型博物馆,陈列了有关圣家堂设计建造的相关史料,如模型、手稿、工具等等,非常值得一看。

圣家堂深得我心,但我对高迪其他建筑比如米拉之家巴特罗之家等等实在是不感冒。我本人喜欢横平竖直的直线形,黑白灰黄大地色,日式和北欧风是我的菜,而高迪的作品是曲线的天下,他说过“直线属于人类,曲线属于神”,同时色彩搭配也非常大胆。

虽然高迪的风格与我爱的完全背道而驰。但是我依然承认高迪是天才的建筑大师,并感谢他为巴塞罗那、为世界留下了伟大的作品。

如果是球迷,来巴塞罗那肯定要去诺坎普球场打卡。我这种世界杯球迷就算了,去位于蒙特惠奇山上的加泰罗尼亚国家艺术馆逛逛也很惬意。它的主体建筑原本是国家宫,后来改用作博物馆,建筑恢宏大气,馆藏也很丰富,全方位展示了加泰罗尼亚艺术史。


艺术馆前方的空地是个极好的观景平台,坐在台阶上吹吹风听听吉他,看着前方这个充满魅力的城市,告诉自已,会再来的


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,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分享新闻到
微信朋友圈
扫描后点
右上角分享

0 Comments

Leave a Comment

Ad

Related Posts: